系统升级维护,暂停所有交互功能,发帖、回复等功能均不可用。

批判性写作(Critical Writing)要点&攻略

点击:846  日期:2022-09-15 13:27:08.0

​​很多小伙伴说论文明明看了很多文献,写得很认真,结构也很清晰,但就是得不了高分。其实在刚接触英文学术写作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会进行描述性写作(descriptive writing)而不是批判性写作(critical writing)。在大部分的英国高校,这两种写作模式是区分First Class和Second Class关键,在个别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和学校会直接决定论文能不能及格。这篇文章,教大家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学会批判性写作。

学术写作中,需要有论点和论据,没有论点或者论据的文章都是无缘高分的:

论点(argument)

学术写作中最重要的是阐述清楚你的论点,一个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检查自己的文章是不是有论点,就是看你的文章里有没有用一句话总结过你的想法。

论据(evidence)
论据是为了更好的说明你的论点而存在的,我们需要说明:为什么选择了特定论据?为什么认为这个论据和论点相关?论据如何支持论点?等问题。论据主要涉及到文献搜索和文献阅读。文献阅读不是看完就拉倒,而是需要对文献有批判性思考( critical thinking)、分析(critical analysis)进而完成写作(critical writing)。很多同学以为自己是在批判性写作其实是在描述性写作(descriptive writing),接下来详细聊聊批判性写作的要点和攻略。

什么是批判性写作(critical writing)

在对待非学术类资料(比如电影,电视剧,歌曲等)的时候,我们常常能相对更快更轻松的做出评价:“这首歌真难听”,“这电影不好看”,“这段子真好笑”,等等,我们以为这就是所谓的“批判性评价“,其实不然。在学术写作中,批判性写作不等于挑错,而是一个阐述论据和论点之间关系的过程,需要带着开放包容的心态阅读。

批判性写作的“三明治方法”

“三明治方法”大概是批判性写作最容易做到,也是最速成的方法。三明治方法是剑桥大学在给我们做本科生导师培训的时候提到的,一种很多老师为了“礼貌人设”会采用的论文反馈/评价方法,在想说对方论文写得很差的时候更倾向这样讲:

你这篇文章的课题还挺有趣的

但是你没有论点,也没有批判性分析的论据,所以不是很确定你想表达啥

话说回来,你这篇文章的结构还行

看出来了吗?所谓的三明治方法,就是先夸,然后再批评,然后再夸,但重点在于批评的那部分,夸的并不走心。给我们培训的老师说很多本科生都能get到这个套路,不会买账你夸他们的部分,反而会感觉你没啥诚意,所以不建议我们使用。但是!经过长年的实践和研究,Kimi发现这个虽然不适合用在上课的三明治方法非常适合批判性写作的初学者。

用三明治方法可以阐述论点:

我的论点是

其他人不同的论点是

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论点

这样的说明会让老师觉得我们对于自己论文的写作领域了解得足够全面。

三明治方法还可以用在文献综述里:

批判性写作的要点是,respect。我们要意识到,为了写论文而阅读的那些文献的作者很多是领域内的大咖以及有经验的研究员(如果不是的话可能说明你选了不符合学术文献要求的文献),作为学生并不合适直接去批评他们写错了或者写得不好,有一种呼兰之前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是因为不认识虎”的感觉。

我们可以先说其他作者哪里写的好,然后再说出我们认为有待商榷的地方,最后再说回哪里写得好,比如和我们的论文相关之类的。这样不只有批评还有肯定的写作,就是批判性写作。如果你觉得阅读的文献一点儿肯定的价值都没有,那可能你选错文献了。

之前提到过,在学术论文中,和批判性写作最相关的内容,是 文献综述。这里的文献综述,指得不是“文献综述”这一章节,而是贯穿在论文中引用的内容,可能出现在论文的任何段段落中。接下来专门教大家如何get批判性文献综述写作。

怎样阅读文献有助于批判性文献综述的写作?
这里给大家总结了“3R”模式,read+recall+review。

Read

顾名思义,文献阅读的第一步自然是阅读。能通篇读完虽然是理想中的阅读模式,但很多同学在赶论文阶段并不能做到通篇阅读,或者有些领域的文献太多本来也很难读完,这时候我们可以用“2S”模式,scan+skim。

Scan(搜索式细读)

如果是一本书,首先要看目录,如果目录里没有和我们所需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不继续阅读

如果是一本书中的章节或者学术期刊中的文章,我们可以首先看小标题,哪里有用读哪里

可以直接看文献的引用清单,有没有和我们的论文相关的文献,如果有的话可以找那篇文献阅读

确定了和我们的文章有关的部分,接下来我们就要读正文了。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找出关键词或者关键段落,来辅助之后的文献总结

不要跳过图片/图表/表格等部分,这部分往往是作者的重点,相比纯文字来说也更容易阅读

读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要判断这个文献是否和我们的论文相关,如果相关就继续读,如果无关就换别的

Skim(略读)

首先开始读文章的摘要(abstract),看看关键词和我们的论文有关系与否

读每个部分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找作者的论点,如果和我们的论文有关就继续阅读

找作者是否有多次强调的论点和相对应的论据

学术文献阅读,如果不是出于纯个人兴趣等和学术论文写作没什么太大关系的因素,我们不能像看小说那样,而是要带着问题,随时进行思考,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

这篇文献的写作目的是啥?我为什么在阅读这篇文献?

作者的主要论点是啥?和我的论文有什么关系?

作者的论点有什么用处?

我自己对于这个话题的观点是啥?我同意作者的观点吗?

Recall & Review

读完一篇文献之后,我们要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其内容,比如这篇文献和什么主题相关?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很难复述文献内容,需要考虑重新阅读。这个部分是描述,也就是descriptive writing,如果一篇文献综述中只有这种内容,是无缘高分甚至无缘及格的。所以,能够进行基础的描述之后,我们要和曾经阅读过的其他文献,或者老师上课讲过的内容进行比较,看是否有关联,是否有其他的作者支持或者不同意这篇文献中的观点。

接下来就是论文的得分要点,批判性文献综述写作的过程了,至少我们要有理有据说明以下内容:

这篇文献和我们的论文有关吗?为啥

作者的观点我们同意吗?为啥?

作者的论据使用合理吗?为啥

同领域中其他的作者是否提出过类似的论点,他们又用了怎样的论据去支持他们的论点?你觉得那些论据合适吗?

这些文献对我们的论文而言有什么意义?

以上只是普遍适用于批判性文献综述写作需要考虑的问题,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论文题目等等对这个部分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提及的内容只会比上述更多不会更少。如果我们回答以上问题很纠结,那么还是需要重新阅读文献。

一句话总结:总结+对比+关联。总结作者的论点和论据,对比这个作者和同领域其他作者的论点和论据,把这篇文献和自己的论文进行关联。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大家hold住英文学术写作中的批判性写作,论文高分get get 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