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世界里,一本书自然而然地牵引着下一本书,随之而环环相扣,依依相连,渐成读之体系和气候。客观而言,任何一位读者的这种体系和气候的形成或建立,都离不开素有书痴者的引路明灯,是书痴们最为召唤读者一起,曲径通幽,探访茫茫书海。近日收到新宇兄的《灯下集》,简体毛边各一集,千里赠食量,我要感激新宇兄的不吝。通本读过,我对新宇兄的再认识便是从天涯普通书友升级为这样的一位引路书痴,是书所谈无不关涉书林文化。
我读书的惯例是每打开一本书,都要先仔细看目录,然后是序和跋,我知道凡是能题好文题的作者都能写得一手好字,这貌似简单快餐式的头尾扫描,实则是为了初级审核判断该书的文化气质和文学含量,虽有“望文生义”的“相面”之嫌,但一般情况下都能成型一种八九不离十的取舍愿望。《灯下集》的目录篇篇于书相关,而只有两句的自序,则十分的蛊惑和出彩,这是新宇兄的诗意:“青灯黄卷寂寞影,北窗传来读书音”。以我这么多年来的所读领域,这是最简短也最聪明的自序,诚实让略懂诗词小伎的我顿增了解所有章节的欲望,实在是让我佩服得不得了。
所有成书的第一章,对统领全书的阅读走向,一样重要。这一点,新宇兄又做得十分漂亮。就是这第一篇《青灯有味》里,作者不芥劳烦地把北岛写给美国汉学家魏斐德的《青灯》诗完完全全地誊录上来,让读者再次领会“青灯”的文化分量。不屑说有段时间我曾浸染北岛的“今天”,也曾一个时期用功在一代“朦胧诗”的文化里,但这首小诗的其中一句:“把酒临风,你和中国一起老去”,确是把一位国际文化友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我遂起身去架上取来去岁买来的魏斐德皇皇851页的巨著《洪业——清朝开国史》,再次以虔敬的心情拜一拜被北岛尊为“青灯”这位史学大家。果然,一种敦厚朴实的人格魅力扑面而来,这种直觉或者敦促我日后慢慢消化这本大部头。
新宇兄是“天涯”著名的藏书大家,他的博客在天涯知名度很高,所发在博客那些兼而有所得的淘书、读书随笔书写中,都充满了人情和人文精神。我的每有拜读他随时更新的博文,无不收获良多,也发现诸多的淘书和读书的乐趣。本雅明在《打开我的图书馆:谈谈藏书》这篇短文里说到:“对一个收藏家来说,拥有收藏物是一个人对身外物品所能有的最亲昵的关系。并不是物品在他身上复活,而是他生活在物品之中。”在新宇兄身上,他与这廿三十年的藏书以及那改造车库而来的书房,显然是这种亲昵关系,因之他似乎昼夜不舍。每在博客中见他于八小时外“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灯下潇洒,陶醉了自己的同时,其实已经羡煞了我等红尘里“茫然四顾”的生计人,我因故戏称并不熟悉的他为醉兄。
《灯下集》凡《灯下夜读》《书林乐淘》《书影漫笔》《文学剪影》《书情人缘》五辑60多篇文章,不仅集有作者对古今中外名人读书和淘书的记录,如里尔克、吉辛、兰姆、海莲、弥尔顿、简·奥斯丁、夏洛蒂·勃朗特,以及国内不同时期文学代表作家如钟叔河、金克木、巴金、方令孺、台静农、鲁迅、邵洵美、辛笛、徐志摩、沈从文;也有我们眼前熟悉的读书人,如书中所记人物如老泉兄弟、龚明德师、卫东兄等天涯师友。天涯这些读书人,我亦有幸得过他们的大作馈赠,因之,读来非常亲切和激动,大有不忍释卷之感。新宇兄的书话之长处,即在于所着笔处的耐心细致,更在于用自己的热情构建属于自身一格的思想体系,看似一章普通的书话,实则让有心者读来每每启迪新的发现,这一点我觉得很是难能可贵。譬如《文学剪影》里《温弦歌而知雅意》这篇对胡兰成就《山河岁月》给出的评价,“它少了政治性言论的拘谨,多了一股文学色彩的活泼,说起远古的历史,入情入理,独有一番自己的洞察。”文学需要这样客观的评论,新宇兄做到了这一点,我实则相当钦佩了。胡兰成今年冥寿110岁,我想很多学人会抛开政治架构,借此于故纸堆里重新梳理下他的文学情怀。
相较于《灯下集》中其它几辑,也是《文学剪影》更令我动容,特别是《珍贵的纪念》一章,新宇兄竟认真到从2007年到2013年几经修改耗时六年之久方以定稿,这种脚踏实地的文学态度,伴随着对家乡的热爱,淋漓尽致一丝不苟地发挥了一个书痴将纸上文章结合到历史的大动脉之中,用自己对文字的虔敬记录了一笔可歌泣的纪念。此章以百岁老人罗洪如年轻时曾与巴金萧珊夫妇以及魏金枝、王辛笛、柯灵、何公超、方令孺、唐弢参观新安江水电站的一次文化采风活动。新安水电站正在新宇兄的家乡建德,显然,新宇兄是在借助文学魅力有意无意地来宣传自己的家乡,而为家乡做贡献亦是每位文学人一番永不磨灭的心底情结。是书有很多章节都涉及到建德——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在新宇兄的笔端美不胜收。诚如他给本书策划也是天涯名博阿滢老师的信息:“我处浙江建德,也是一方山清水秀之地,毗邻千岛湖,面临新安江,自古人文风流,曾留有李白、孟浩然、杜牧……之足迹,陆游,范仲淹曾在此一任。风土人情、人文古迹、风景名胜颇多……”这,已是很诱惑的介绍了。
应该说,《灯下集》是一本书话集,在我阅读视野内,书话一直是侧重,且乐此不疲地收藏中外大家的书话版本。传统意义上的书话,都是有有学问的人如作家、学者、藏书家甚至书商出版家来撰写,内容重点以版知识以提供评价和鉴赏的标准,因此而起到客观意义上的宣传。新宇兄的《灯下集》秉承“有意思”的叙事方式,生动有趣很是画面感地再现了他近十年时间的淘书和会友经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化脉络,不逊于我多读知名大家的书事介绍,我之所得,又是在读过之后,再要跟踪淘几本好书,以附丽新宇兄灯下之集大成的蠹鱼之美。谢新宇兄赠书。(2015.4.15晚临)